玉溪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统计公报
玉?溪?市?统?计?局
2011年8月
2010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生态立市、烟草兴市、工业强市、农业稳市、文化和市”的发展战略和“三优一特”经济发展思路不动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加快烟草、矿电、旅游文化和县域特色经济发展,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保增长、保稳定、保民生、保生态、保中央和省政策落实为目标,统一思想,明确任务,抓住关键,突出重点,克服重重困难,使民生不断改善,社会更加和谐,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国民经济保持了又好又快的发展。
一、综??合
2010年,刚刚闯过国际金融危机的风浪,又遭受百年不遇的特大旱灾,但是,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县区、各部门共同努力,玉溪市的经济发展逐渐企稳回升,在一季度开局良好的基础上,全年经济运行进一步向好的态势发展。2010年全市完成现价生产总值(GDP)736.4亿元,
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2.8%,增速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分别比全国的10.3%、全省的12.3%高2.5和0.5个百分点。
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69.6亿元,增长5.0%;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457.9亿元,增长15.5%;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209.0亿元,增长9.2%。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0.3︰59.7︰30.0调整为9.4︰62.2︰28.4。一、二、三产业分别拉动GDP增长0.4、9.7和2.7个百分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5%、75.8%和20.7%。全市人均生产总值32068元,达人均4859美元(人民币:美元=6.6:1)。非公经济增加值236.1亿元,增长15.7%,占全市生产总值的32.1%,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卷烟生产和销售实现增加值274.5??????????????亿元,增长13.1%,占全市GDP的比重为37.3%。
2010年全市财政总收入完成304.4亿元,增长17.0%。地方财政收入83.6亿元,增长31.3%。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64.7亿元,增长19.5%,其中增值税完成17.2亿元,增长19.2%;营业税完成10.5亿元,增长28.4%;城市维护建设税完成11.2亿元,增长22.1%。
各县区地方财政收入:红塔区完成10.5亿元,增长32.9%;新平县5.8亿元,增长31.6%;峨山县3.4亿元,增长40.7%;澄江县3.4亿元,增长26.0%;易门县3.1亿元,增长30.6%;通海县3.0亿元,增长12.0%;江川县2.7亿元,增长16.5%;华宁县2.66亿元,增长29.7%;元江县2.5亿元,增长54.1%。
地方财政支出128.2亿元,增长28.8%。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07.3亿元,增长19.5%。重点支出得到保障:教育支出19.5亿元,增长20.5%;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3.9亿元,增长11.1%;医疗卫生支出9.1亿元,增长16.8%。
消费价格活跃。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3.4%。其中,城市上涨2.5%,农村上涨3.6%。分类别看,八大类商品价格六涨两落:居住上涨8.5%,食品上涨5.5%(其中:粮食上涨19.8%),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上涨0.8%,衣着上涨0.2%,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上涨0.1%,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上涨0.1%;烟酒及用品下降0.5%,交通和通信下降0.6%。
全年商品零售价格上涨3.4%;
农业生产资料价格
上涨4.0
%;
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8.2%
;
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15.8%。
表1??2010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情况
|
|
|
单位:%
|
指??标
|
全??市
|
|
|
城??市
|
农??村
|
||
居民消费价格
|
3.4
|
2.5
|
3.6
|
食品
|
5.5
|
6.1
|
9.1
|
其中:粮食
|
19.8
|
10.7
|
21.8
|
肉禽及其制品
|
2.9
|
0.8
|
4.3
|
烟酒及用品
|
-0.5
|
-0.7
|
-0.3
|
衣??着
|
0.2
|
-1.5
|
0.6
|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
|
0.1
|
0.1
|
0.2
|
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
|
0.8
|
0.4
|
1.0
|
交通和通信
|
-0.6
|
0.4
|
-0.9
|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
0.1
|
0.8
|
0.1
|
居??住
|
8.5
|
8.0
|
8.6
|
企业景气指数和企业家信心指数平稳运行。企业景气指数和企业家信心指数从一季度的132.32和130.03到二季度的125.82和130.36,再到三季度的147.02和136.76,最终平稳运行到四季度的134.51和136.62,分别高于全省128.7和131.7的水平。2010年两指数保持在较为景气之间。
二、农??业
农业生产平稳发展。全市完成农业总产值120.0亿元,按照可比价增长5.3%。其中:农业产值66.2亿元;林业产值3.2亿元;牧业产值47.0亿元;渔业产值1.9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7亿元。
由于受到百年不遇的特大干旱,部分农作物产量下降。全年粮食总产量为45143.8万公斤,比上年下降12.0%。烤烟总产量10497.8万公斤,增长1.2%。完成收购烤烟199.5万担,收购金额15.2亿元。未回流级外烟7.6万担,金额1440万元。上等烟比例达53.0%,均价14.68元/公斤。油料产量2414万公斤,下降55.5%;园林水果产量25045万公斤,增长23.2%;甘蔗产量预计74.6万吨,下降22.1%;蔬菜产量129057万公斤,下降2.0%。
表2??2010年玉溪市主要农作物产品产量增减情况
单位:万公斤
产???????品
|
2010年
|
2009年
|
增?减
%
|
45144
|
51297
|
-12.0
|
|
大春粮食
|
41910
|
43060
|
-2.7
|
其中:稻谷
|
17370
|
20809
|
-16.5
|
小春粮食
|
3234
|
8237
|
-60.7
|
烤烟
|
10498
|
10377
|
1.2
|
甘蔗(万吨)
|
74.6
|
95.8
|
-22.1
|
油料
|
2414
|
5424
|
-55.5
|
药材
|
82.3
|
65.3
|
26.1
|
蔬菜
|
129057
|
131657
|
-2.0
|
园林水果
|
25045
|
20336
|
23.2
|
茶叶
|
155.9
|
151.0
|
3.2
|
畜牧业、渔业生产全面丰收。
肉蛋奶总产量34.5万吨,增长9.7%。其中,肉类产量26.7万吨,增长8.3%;
禽蛋产量7.4万吨,增长14.9%;牛奶产量3082吨,增长25.6%。水产品产量1.5万吨,增长4.0%。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完成
工业增加值437.5亿元,增长16.2%,增速比上年提高3.3个百分点。
其中,卷烟及配套产业完成增加值267.3亿元,增长16.2%;矿电产业完成增加值136.0亿元,增长18.6%。
全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08.3亿元,增长15.9%。分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增长21.0%;集体企业增长35.8%;股份合作企业增长68.8%;股份制企业增长15.3%;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4.1%。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长14.4%,重工业增长20.0%。
2010年,玉溪工业经济在发展史上又登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工业总产值突破千亿元,达1114.3亿元,增长22.2%,
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941.4亿元,增长25.2%;产销率达到96.2%。全部工业总产值中:从隶属关系看,中央省属工业完成489.0亿元,增长18.7%;市县区属工业完成625.3亿元,增长25.1%。市县区属工业产值占全部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56.1%,比中央省属工业高12.2个百分点,地方工业经济占主导地位的角色日渐凸显。从主要行业来看,卷烟及配套产业完成产值369.6亿元,增长13.9%;矿电产业完成产值666.6亿元,增长26.7%。
烟草产业对全市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明显。全年生产卷烟351.7万箱,比上年增加12.2万箱,增长3.6%,其中:一类卷烟71.6万箱,增长33.0%,二类卷烟2.1万箱,增长3倍。烟草制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09.2亿元,增长10.1%;实现利税总额223.3亿元,增长9.4%;实现增加值257.4亿元,增长14.9%,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63.0%。
部分产品产量增长较快。其中:增幅较高的是水轮发电机组7.3万千瓦,增长1.0倍;原煤64.7万吨,增长40.7%;一类卷烟71.6万箱,增长33.1%;钢材440.1万吨,增长39.5%。
表3???2010年玉溪市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
计量单位
|
本月止累计
|
去年同期累计
|
增长%
|
卷烟
|
万箱
|
351.7
|
339.5
|
3.6
|
其中:一类卷烟
|
万箱
|
71.6
|
53.8
|
33.1
|
糖
|
吨
|
109271
|
180998
|
-39.6
|
纸制品
|
吨
|
48873
|
43012
|
13.6
|
塑料制品
|
吨
|
50409
|
50057
|
0.7
|
其中:塑料薄膜
|
吨
|
39513
|
36997
|
6.8
|
原煤
|
吨
|
647101
|
459861
|
40.7
|
铁矿石原矿量
|
万吨
|
1085
|
900
|
20.6
|
铜选矿产品含铜量
|
吨
|
47854
|
46813
|
2.2
|
磷矿石(折含P2O530%)
|
吨
|
1496809
|
1756507
|
-14.8
|
硫酸(折100%)
|
吨
|
117857
|
126014
|
-6.5
|
发电量
|
万千瓦小时
|
126861
|
145920
|
-13.1
|
供电量
|
万千瓦小时
|
911189
|
765881
|
19.0
|
黄磷
|
吨
|
128572
|
114570
|
12.2
|
磷酸
|
吨
|
62119
|
99116
|
-37.3
|
化肥(实物量)
|
万吨
|
58.8
|
47.2
|
24.6
|
水泥
|
万吨
|
749.8
|
717.6
|
4.5
|
生铁
|
吨
|
3961100
|
3911876
|
1.3
|
钢材
|
吨
|
4400752
|
3155150
|
39.5
|
精炼铜
|
吨
|
630
|
864
|
-27.1
|
水轮发电机组
|
千瓦
|
72665
|
35580
|
104.2
|
变压器
|
千伏安
|
4787302
|
5108647
|
-6.3
|
建筑业
<<<<
稳步发展。
<<<<
2010年全市建筑业完成增加值20.4亿元,增长3.1%。全市具有三级以上资质等级证的建筑施工企业154个,从业人员28793人。商品房施工面积507.7万平方米,增长15.4%;商品房竣工面积118.7万平方米,下降17.3%。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324.6亿元,增长35.1%,增速比上年提高3.1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248.4亿元,增长33.3%;农村固定资产投资76.2亿元,增长41.4%。分产业看
,三次产业投资全面增长。第一产业完成投资11.4亿元,增长16.5%,第二产业完成投资106.0亿元,增长27.7%,第三产业完成投资207.2亿元,增长40.6%。分县区看,增速最快的前三个县区分别是元江县增长67.3%,峨山县增长62.0%,江川县增长51.4%。
工业、交通运输业、房地产开发投资增幅明显。工业完成投资106.0亿元,增长28.5%。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完成投资37.1亿元,增长78.0%。房地产开发完成57.5亿元,增长43.1%。
表4???2010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
单位
|
2010年
|
2009年
|
增减%
|
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
|
万元
|
3246153
|
2402130
|
35.1
|
1、第一产业
|
万元
|
114173
|
98000
|
16.5
|
2、第二产业
|
万元
|
1060098
|
830134
|
27.7
|
其中:工业
|
万元
|
1060177
|
825269
|
28.5
|
3、第三产业
|
万元
|
2071882
|
1473996
|
40.6
|
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
万元
|
371453
|
208719
|
78.0
|
房地产开发投资
|
万元
|
575447
|
402000
|
43.1
|
五、国内贸易和
对外经济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1.5亿元,增长22.6%。从销售地区看:城镇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07.2亿元,增长24.0%;乡村实现34.3亿元,增长18.3%。从经济类型看:公有经济实现零售额27.6亿元,增长40.6%,其中,国有经济实现零售额21.6亿元,增长45.9%;非公经济实现零售额113.9亿元,增长18.9%,其中,私有经济实现零售额89.1亿元,增长18.5%。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115.8亿元,增长20.5%;住宿餐饮业实现25.7亿元,增长33.2%。
对外贸易快速增长。2010年全市完成外贸自营进出口总额
28567万美元,增长82.3%。其中出口26503万美元,增长90.1%;进口2064万美元,增长19.7%。分企业情况看:49户私民营企业完成出口24808万美元,增长93.1%;10户外商投资企业完成出口1695万美元,增长55.1%。2010年自营出口商品中,金额达50万美元以上的商品有33种,累计出口额26342万美元,占全市出口总额的99.4%。
招商引资工作稳步发展。共利用市外国内资金项目209个,引进市外国内资金94.1亿元,增长28.5%,其中引进省外资金79亿元,增长35%。实际使用外资3231万美元,增长79%。实现合同外资金额2188.6万美元,其中,新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7户,合同外资金额2254万美元;增资4户,合同外资金额908.5万美元;减资1户,合同外资金额535.2万美元;股权变更2户,合同外资金额减少438.7万美元。
六、交通运输、邮电业
和旅游
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业
稳步发展。2010年
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实现增加值24.3亿元,
增长14.2%。公路建设成效明显,客货运输
平稳
发展
。
全市公路运输客运量完成2943万人,增长10.0%;旅客周转量18.7亿人/公里,增长14.4%。完成公路货运量4593万吨,增长12.6%;货物周转量78.7亿吨/公里,增长13.4%。
全面实施农村公路通畅、通达工程,新建、改造农村公路516公里。年底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16452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33公里、一级公路78公里。高级、次高级路面占全市公路总里程的22.3%,
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
电信业进一步发展。2010年底全市固定电话交换机总容量达39.1万门,固定电话用户达23.7万户;移动电话用户达168.2万户,比上年增加28.6万户,增长20.5%。互联网宽带网用户16.1万户,增长35.7%。
旅游产业快速发展。我市旅游产业继续坚持“打基础、创品牌、树形象”的
发展思路,重视旅游、生态和文化建设的结合。全市接待游客1164.4万人次,增长19.7%;旅游总收入40.5亿元,增长19.5%。
年底全市有星级宾馆、饭店42家;国内旅行社24家;国际旅行社2家;A级景区17家;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1个,云南首批旅游小镇3个。
七、金融、保险业
2010年
金融业实现增加值26.8亿元,
增长11.6%。年末,
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816.0亿元,比上年增加116.6亿元,增长16.7%,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74.7亿元,增加56.0亿元,增长17.6%。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465.7亿元,增加85.2亿元,增长22.4%。存贷比57.1%,比上年提高2.7个百分点。
2010年保险业实现各种保费收入189543万元,比上年增长5.9?%。其中:车辆险保费收入6027万元;意外伤害险保费收入60254万元;健康险保费收入18033万元。全年赔付支出34368万元,下降6.1%。其中:车辆险赔付额3709万元;意外伤害险赔付额22863万元;健康险赔付额3839万元。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
教育事业平稳发展。2010年全市有大专院校2所,招生3787人,比上年增长2.9%;在校学生12367人,增长3.7%;毕业生3560人,增长3.9%。普通中专学校3所,招生4529人,比上年增长7.8%;在校学生13505人,增长7.9%;毕业生3855人,增长5.6%。职业高中9所,招生6222人,比上年增长4.1%;在校学生14112人,增长5.5%;毕业生4816人,增长2.9%。普通高中22所,招生12294人,比上年少3人;在校学生35056人,增长1.4%;毕业生10479人,增长1.9%。初中91所,招生33764人,增长1.8%;在校生97838人,增长3.3%;毕业生29133人,下降0.2%。普通小学575所,招生30137人,下降4.1%;在校生193558人,下降0.8%;毕业生34022人,下降1.5%。幼儿园在园幼儿4.2万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9.9%。
“三免一补”政策进一步得到巩固。2010年共投入“三免一补”资金22080万元,全市全体小学生和绝大部分初中生共28.1万人享受补助,小学寄宿制学生补助标准每人每年500元,初中每人每年750元。职校与普通高中招生比例达0.9:1。
科技发展取得新成果。2010年,实施国家和省各类科技计划项目52项。获国家、省奖励的科技成果项目15项,获市奖励的科技成果项目50项,其中一等奖5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36项。争取各项科技经费共计5400多万元。市级科技项目投入905.8万元。申报专利637件,批准(授权)专利296件。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2010年,全市文化工作以建设民族文化强省和推进实施“文化和市”战略为目标,打造聂耳文化品牌取得新成效,文艺精品不断涌现,文化惠民工程和文化遗产保护工程成效显著,文化产业蓬勃发展,文化市场繁荣有序,为全市经济社会事业协调健康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目前全市已建成农家书屋679个,位居全省第一。20个综合文化站完成主体建设。全市9个县(区)完成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和58个基层站点建设任务,并投入使用。
2010年底全市有艺术表演团体7个,艺术表演579场;公共图书馆10个,藏书102.3万册;群艺馆、文化馆10个;乡级文化站(中心)20个;村级文化室505个。文化事业的全面发展,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广播电视事业不断进步。2010年全市广播覆盖率和电视覆盖率分别达到98.53%和98.67%。卫星电视地面接收站发展到12.2万座,调频转播发射台40座,调频发射机59部,电视转播发射台15座,电视发射机28部,数字电视用户发展到20.3万户。继续抓好村村通工程,2010年完成第二批14379户的直播卫星工程设备的安装调试,在全省第一家完成,工程质量受到国家广电总局和省广电局督查组的肯定和表扬。
<<<<
卫生事业不断进步。全市卫生机构728个,其中,医院64个;卫生机构拥有床位数9950张;卫生技术人员8972人,其中医生4063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10个,卫生技术人员401人;妇幼保健院(所、站)?10个,卫生技术人员399人。2010年,新农合个人财政补助标准每人每年120元,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159.8万人,参合率为94.97%。全年共342.6万人次享受新农合减免补偿,减免补偿金19589.2万元。传染病发病率按发病日期统计,2010年传染病发病数3690人,发病率为181.2/10万,比去年同期下降5.1%。全年发现艾滋病感染者随访管理率达96.4%,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2010年底,群众体育健身组织网络在全市各乡镇、社区覆盖率达100%,成立市级体育协会19个,晨晚练点745个,健身气功站点26个。组织市级以上全民健身赛事活动20余次,参加人数达2万余人。积极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共投入建设资金68万元,补助全市86个行政村的体育设施建设。体育彩票全年销售1.79亿元。
圆满完成省十三运会备战参赛任务,力争取得优异成绩。玉溪籍运动员参加国际大赛成绩突出,在广州亚运会上实现了玉溪籍运动员奖牌零的突破;在广州亚残运会上夺得5金1银。在2010年体操世界杯比利时根特站比赛中荣获3金。
十、城市建设、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
城市建设稳步推进。2010年2月4日,国家住建部正式命名玉溪市为国家园林城市。为巩固成果,不断提升城市景观建设品位,2010年继续实施玉溪大河治理二期工程。实施聂耳文化广场绿化完善工程和聂耳桥两侧聂耳文化主题雕塑工程。玉溪北大门标志性建筑九龙监控门架牌坊竣工。城市道路建设进一步完善,棋阳路道路改扩建一期工程项目竣工通车;环山北路(环湖东路—出水口)、环湖东路联络线道路工程全线完工通车。2010年中心城区新增道路7051米,改造道路7721米。
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得到有效落实。全年依法淘汰水泥立窑31座,产能271.5万吨;淘汰炼铁高炉9座,产能134.3万吨。2010年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57%。不计新增量,削减化学需氧量2550吨,SO
2
削减量300吨。
环境保护成效明显。认真落实生态建设任务,完成了“三湖一库”及入湖河流、元江、南盘江、绿汁江、曲江等月报监测和玉溪市中心城区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工作。实施了国控、省控重点污染源以及重点减排项目的监督性监测,以及上级下达的各种指令性监测任务,共完成各种监测数据29407个,出具监测报告240份。发布玉溪市中心城区环境空气质量日报334期。加大了环评、规划编制及环境科研工作,共编制环评报告书11份,报告表30份;完成生态乡镇规划5份,科研报告4份,评估报告2份。我市2009年度“城考”分在全省排名第五名,较去年上升一名。
十一、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和安全生产
再就业工作成效显著。
2010年全市从业人员达到149.3万人,比上年增长0.1%,其中城镇从业人员达到
35.3
万人,占全部从业人员数的23.6%。年末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91%,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达1.1万人,6523名特殊困难群体实现再就业。
社会保障事业整体推进。2010年,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人数
17.5
万人。其中,
参加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在职职工6.0万人,收缴机关单位养老保险费7.3亿元;企业养老保险参保人员11.5万人,收缴企业养老保险费6.1亿元。参加农村养老保险人数59.3万人。
参加基本医疗保
险单位5340户,参保职工22.2万人,收缴基本医疗保险基金5.6亿元。
参加城镇职工失业保险人数12.0万人,
征缴失业保险费0.6亿元,共为5884名失业人员按时足额发放失业保险待遇2677.5万元,确保了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
安全生产目标任务得到有效控制,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都比上年有所下降。全年安全事故死亡161人,比上年下降2.4%。其中,道路交通死亡137人,比上年减少3人;工矿商贸企业死亡24人,与上年持平;煤矿企业未发生伤亡事故。全年共发生7起一次死亡3至9人较大事故,共死亡23人。各类事故死亡人数均在年初目标控制数范围内。
十二、人口与人民生活
2010年,
公安口径统计的年末户籍总人口214.6万人,比上年增长0.1%。其中:农业人口176.1万人,非农业人口38.5万人。在总人口中,男性人口107.9万人,占总人口的50.3%;女性人口106.6万人,占总人口的49.7%。
城乡居民生活蒸蒸日上。2010年全市在岗职工平均工资达到30243元,比上年增加2569元,增长9.3%;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471元,比上年增加1730元,增长11.7%;城市居民(红塔区)人均可支配收入17335元,比上年增加1469元,增长9.3%;全市城镇居民家庭每100户拥有汽车21.8辆,其中:红塔区家庭每100户拥有汽车37辆;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5747元,比上年增加628元,增长12.3%。
注:?①生产总值、增加值、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绝对数为现价,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②本公报编入《2010年玉溪统计年鉴》时,已全部改为实际数。
编辑部:玉溪市统计局综合科
电??话:(0877)2068278?2067108
文档附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