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丽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来源:
访问量:12453
发布时间:2017/1/24 0:00:00

2014年丽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丽江市统计局

2015年2月28日

2014 年,全市各族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紧紧抓住国家和省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 “两强一堡”建设战略机遇,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的各项重大决策和部署,努力克服新常态下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实体经济发展困难增多、经济增长动力不足等不利因素,围绕“建设丽江、发展丽江、繁荣丽江、保护丽江”,按照“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稳中增效”的工作总要求,着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顶住压力,开拓创新,攻坚克难,奋力前行,努力推进丽江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市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结构调整有效推进,质量效益稳步提高,生态建设卓有成效,民生幸福持续改善,改革开放取得新突破,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进步。

一、综合

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 (GDP)2618385 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 4.6% 。从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 442114 万元,增长 6.4% ,比上年下降 0.2 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 1127386 万元,增长 1.0% ,比上年下降 22.2 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 1048885 万元,增长 8.3% ,比上年提高 0.6 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减弱,经济增长主要由第三产业支撑。第一、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 19.85% 9.79% 70.36% ,分别拉动经济增长 0.9 0.5 3.2 个百分点。

全市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 16.53 45.29 38.18 调整为 16.88 43.06 40.06 ,“二、三、一”结构继续得到巩固。第一、三产业比重分别比上年提高 0.35 1.88 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比上年下降 2.23 个百分点。农业基础地位不断得到加强,生态产业基地建设成效明显,玛咖、螺旋藻、中药材、经济林果等特色农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农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受煤炭产业停产整顿政策性因素和水电产业因市场、输送通道制约产能未能充分释放影响,工业化率有所下降,工业增加值占 GDP 的比重为 26.54% ,比上年下降 2.85 个百分点。非公有制经济继续发展,比重略有下降。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为 140.23 亿元,比上年增长 4.1% ,占 GDP 的比重为 53.6% ,比上年下降 0.5 个百分点。

受固定资产投资下降、“营改增”试点扩面、大型水电站即征即退、煤炭企业关停整顿、房地产市场低迷、土地出让停止等因素影响,财政收入放缓。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 647627 万元,比上年减收 27694 万元,下降 4.1% 。其中:上划收入完成 186926 万元,比上年减收 30600 万元,下降 14.1% ;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 460701 万元,比上年增收 2906 万元,增长 0.6% 。基金预算收入 105218 万元,比上年增收 8417 万元,增长 8.7% 。在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中:国内增值税 30607 万元,下降 26.4% ;营业税 86082 万元,下降 22.7% ;耕地占用税 40325 万元,下降 0.4% ;企业所得税 11393 万元,增长 19.4% 。非税收入平稳增长,全年非税收入完成 206366 万元,增长 17.5% ,其中:专项收入 30821 万元,下降 40.3% ;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 80133 万元,下降 1.7% ;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 77618 万元,增长 2.84 倍。全市财政预算支出力度加大,财政支出结构不断优化,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环保、农业等各项重点支出保障有力。全年公共财政预算支出 1280294 万元,比上年增支 148266 万元,增长 13.1% ,比上年提高 7.8 个百分点。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 117788 万元,增长 13.9% ;教育支出 198526 万元,增长 1.6% ;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 27523 万元,增长 2.0%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 137988 万元,下降 1.7% ;医疗卫生与计生支出 102799 万元,增长 17.5% ;农林水事务支出 228578 万元,增长 18.7% ;住房保障支出 50873 万元,增长 48.5%

据国家统计局丽江市调查队调查数据:全年物价指数低位运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比上年上涨 1.6% 。从调查的八大类商品和服务价格来看,呈现出“五升二降一平”格局。上涨的五大类中:衣着类上涨 5.3% ,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上涨 4.2% ,居住上涨 2.6% ,食品类上涨 1.3%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上涨 0.6% 。下降的两类中: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下降 0.4% ,交通和通讯类下降 0.9% 。烟酒及用品类与上年持平。

1 2014 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比上年同期( %

比上年同期( %

居民消费价格

101.6

三、衣着

105.3

服务项目价格

101.6

四、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

99.6

消费品价格

101.6

五、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

104.2

一、食品

101.3

其中:医疗保健

105.9

其中:粮食

103.4

六、交通和通信

99.1

油脂

97.1

1 、交通

98.9

肉禽及其制品

100.6

2 、通信

99.3

鲜蛋

103.1

七、娱乐教育文化用品服务

100.6

101.2

八、居住

102.6

100.1

其中:建房及装修材料

101.5

二、烟酒及用品

100.0

水、电、燃料

100.2

二、农业

全年完成农业总产值 787059 万元,比上年增长 6.3% ,其中:种植业产值 378611 万元,增长 6.1% ;林业产值 29901 万元,下降 6.6% ;畜牧业产值 329627 万元,增长 7.8% ;渔业产值 27013 万元,增长 8.5% ;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 21907 万元,增长 4.8% 。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 18.93 万公顷,比上年增长 0.7% 。粮食播种面积 13.27 万公顷,比上年下降 2.4% 。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总产量达到 51.05 万吨,比上年增加 0.48 万吨,增长 0.94% ,实现连续十一年增产。全年肉类总产量 157115 吨,比上年增长 17.2% 。其中,猪肉产量 122870 吨,增长 18.5% 。禽蛋产量 5012 吨,增长 3.4% 。牛奶产量 8947 吨,下降 4.2 % 。年末大牲畜存栏 61.0 万头,比上年增长 1.6% ;生猪出栏 165.73 万头,比上年增长 8.1%

2 :主要农副产品产量 (单位:吨)

产品名称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

产品名称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

一、粮食

510505

0.94

三、甘蔗

61071

-25.4

# 夏粮

106944

3.8

四、烤烟

31974

-7.4

(一)谷物

369645

0.69

五、茶叶

864

-23.3

# 稻谷

113415

-3.5

六、园林水果

139880

5.3

小麦

48356

3.0

七、蔬菜

244954

2.1

玉米

175197

3.5

八、肉类总产量

157115

17.25

(二)豆类

58698

4.0

# 猪牛羊肉

146772

18.2

# 芸豆

16922

4.0

九、禽蛋

5012

3.4

(三)薯类

82162

0.43

十、牛奶

8947

-4.2

# 马铃薯

70610

-0.05

十一、出栏猪(头)

1657282

8.1

二、油料

12699

-2.0

十二、出栏牛(头)

117956

18.7

# 花生

2085

9.6

十三、出栏羊(只)

560173

13.5

油菜籽

8879

0.3

十四、猪存栏(头)

1396868

5.0

三、工业和建筑业

在宏观经济下行的背景下,全市工业支柱产业煤炭业受停产整顿政策性因素影响增加值下降 55.3% ,电力生产业受市场、电力输送通道制约影响,产能得不到充分释放,增速放缓,致使全市整体工业生产经营下滑。全年完成全部工业增加值 694878 万元,比上年下降 2.8% ,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658974 万元,比上年下降 2.8% 。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有 77 户,全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 118.74 亿元,比上年下降 18.51% ,实现利税 31.32 亿元,比上年下降 22.43% ,其中:利润总额 20.23 亿元,下降 21.8%

3 2014 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单位: %

比上年增长 %

规模以上工业

-2.8

其中:轻工业

31.7

重工业

-6.4

其中:国有企业

73.1

集体企业

-70.1

股份合作企业

股份制企业

-2.8

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

-1.0

其他企业

-39.2

4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

5207.3

-28.3

原煤

万吨

253.6

-71.1

洗煤

万吨

244.8

-55.1

发电量

亿千瓦时

225.8

4.8

自来水

万吨

2798.0

8.7

3735.8

17.9

水泥

万吨

363.2

-12.8

年末全市联网直报资质建筑企业共有 60 家,全年完成建筑业增加值 432508 万元,比上年增长 8.0% ,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 28.47% ,拉动经济增长 1.3 个百分点。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含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 2831435 万元,比上年下降 24.02% ,其中: 500 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 2274188 万元,下降 22.33%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 69970 万元,下降 7.3% ;第二产业完成投资 925859 万元,下降 22.16% ,其中:工业完成投资 925859 万元,下降 22.16% ;第三产业完成投资 1278359 万元,下降 23.13% 。全年施工项目 535 个,下降 20.03% ,其中:本年新开工项目 365 个,下降 28.15% 。全年建设项目到位资金 1817084 万元,下降 35.23% ,其中:国家预算内资金 395120 万元,下降 22.99% ;国内贷款资金 255934 万元,下降 28.37% ;自筹资金 1154576 万元,下降 39.0%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 557247 万元,比上年下降 30.23% 。其中:住宅投资 287695 万元,下降 52.91% 。全年房屋施工面积 447.24 万平方米,增长 1.89% ,其中:本年新开工面积 113.12 万平方米,下降 32.03% ;房屋竣工面积 40.86 万平方米,下降 19.0% ;商品房销售面积 68.68 万平方米,下降 45.53% ;商品房销售额 285399 万元,下降 47.61% 。年末待售面积 47.48 万平方米,增长 69.15% 。其中:住宅 31.36 万平方米,增长 47.34% ;商业营业性用房 9.67 万平方米,增长 3.46 倍。全年新开工建设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 1980 套(户),基本建成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 2000 套。

五、国内贸易、对外经济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843238.5 万元,比上年增长 12.7% ,增速比上年回落 1.3 个百分点。按城乡分:城镇完成消费品零售额 619876.5 万元,增长 13.9% ;乡村完成消费品零售额 223362.0 万元,增长 9.3% 。按经济类型分:公有经济完成 144505.4 万元,增长 29.2% ,其中:国有经济完成 124274.4 万元,增 30.0% ;非公有经济完成 698733.1 万元,增长 9.7% 。其中:私有经济完成 664550.8 万元,增长 10.5% 。按消费形态分:餐费收入完成 161664.9 万元,增长 8.9% ;商品零售完成 681573.6 万元,增长 13.6%

全年进出口贸易完成 8608 万美元,比上年下降 22.46% ,其中:出口 8564 万美元,下降 22.5% ,进口 44 万美元,下降 13.7% 。全年共批准利用外资项目 2 个,外商投资项目到位资金 783 万元,比上年增长 7.0%

全年共有招商引资项目 210 个,其中:在建项目 123 个,筹建项目 35 个,完工项目 41 个。招商引资国内合作项目到位资金 242.5 亿元,比上年增长 8.0% ,其中:省外到位资金 2 16 亿元,增长 21.2% 。合同利用外资 1127.1 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 783 万美元。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公路货运量 2545 万吨,比上年增长 11.52% ,公路货物周转量 332863 万吨公里,增长 14.31% ;公路客运量 3393 万人次,下降 8.02% ,公路旅客周转量 159517 万人公里,下降 1.36% 。全年丽江机场保障航班 42708 架次,增长 15.4% ;旅客吞吐量 485.2 万人次,增长 21.3% ;货邮吞吐量 7037.7 吨,增长 10.7% 。成为云南省最大的支线机场。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 86519.61 万元,比上年增长 4.9% 。其中:邮政业务总量 5518.61 万元,增长 22.59% ,电信业务总量 81001 万元,增长 3.89% 。订销报刊累计数 1644.68 万份,增长 2.62% ;函件 151.84 万件,增长 5.57% ;特快专递 18.06 万件,下降 9.2% 。全年电话交换机总容量达到 18.68 万门;年末固定电话用户 13.66 万户,固定电话普及率 10.51 / 百人;移动电话用户 98.73 万户,增长 5.12%

年末全市共有星级宾馆 258 家,其中:五星级宾馆 3 家,四星级宾馆 16 家,三星级宾馆 48 家;旅行社 29 家; A 级旅游景点 18 家,其中: 5 A 级景点 2 家, 4 A 级景点 6 家;红色旅游基地 1 个,旅游配套设施服务水平和接待能力进一步得到提升。旅游业较快发展,全年旅游业接待国内外游客人数达到 2663.81 万人次,比上年增长 28.09% ,实现旅游总收入 378.79 亿元,比上年增长 35.94% 。其中:接待国内游客 2556.12 万人次,增长 29.10% ;实现国内旅游收入 353.84 亿元,增长 37.94% 。接待海外游客 107.7 万人次,增长 8.05% ;实现旅游外汇收入 4.06 亿美元,增长 13.45%

七、金融和保险业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为 5184361 万元,比年初增加 71893 万元,增长 7.2% ;各项贷款余额为 3829546 万元,比年初增加 40926 万元,增长 10.45%

5 2014 年金融机构信贷收支情况(单位:万元)

年末数

增长 (%)

年末数

增长 (%)

各项存款余额

5184361

7.2

# 单位贷款

616081

31.36

其中:单位存款

2291231

3.21

其中:中长期贷款

2906762

7.02

个人存款

2757519

7.94

# 个人贷款

1141463

12.58

各项贷款余额

3829546

10.45

# 个人消费贷款

684626

6.76

其中:短期贷款

892919

28.68

# 单位贷款

1592076

5.01

# 个人贷款及透支

255532

39.84

# 固定资产贷款

1411788

2.47

全年保险业保费收入 90739.46 万元,比上年增长 11.19% ,赔付金额 29680.44 万元,比上年增长 11.7% ,赔付率 32.71% ,比上年上升 0.03 个百分点。

6 2014 年保险业收付情况(单位:万元)

指标名称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

保费收入

90739.46

11.19

其中:财产险

2112.52

21.13

人身意外伤害险

5108.33

7.03

健康险

3584.53

0.21

商业车辆险

24668.08

20.06

寿险

37033.25

2.32

各项赔款和给付

29680.44

11.70

其中:财产险

992.55

21.99

人身意外伤害险

1170.11

-12.70

健康险

3168.07

46.28

商业车辆险

13125.29

17.42

寿险

4539.36

-24.99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面实施农村义务教育 “两免一补”政策,全市受益学生 13.53 万人,免补金额达到 18507.6 万元;教育基础设施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开工 12.8 m 2 ,竣工 7.58 m 2 ;“普九”成果得到巩固和提高,全年小学在校人数 8.89 万人,初中在校人数 4.64 万人,高中在校人数 2.36 万人。幼儿园在园幼儿 3.12 万人,幼儿园专任教师 1272 人。在校残疾儿童 678 人,残疾儿童入学率 70.11% 。小学毛入学率 113.38% ,比上年提高 0.7 个百分点。小学辍学率 0.1% 。初中毛入学率达到 118.91% 。初中升学率 76.73% ,比上年提高 0.93 个百分点,初中巩固率 96.46% ,初中辍学率 0.85% ;师资力量加强,教师素质进一步提高。全市小学教师学历达标率为 99.3% ,初中教师学历达标率为 99.86% ,高中教师学历达标率为 98.04% ;全市普通高考录取率 84.2% ,比上年下降 7.74 个百分点。国民平均受教育年限 9.1 年。

7 2014 年各类教育基本情况

在校学生数 ( )

招生数 ( )

毕业生数 ( )

人数

增减 (%)

人数

增减 (%)

人数

增减 (%)

普通中专

4833

2.0

1743

8.5

1393

-11.1

职业高中

3322

-9.46

1022

-19.84

1277

-34.38

普通中学

69962

7.46

23955

-1.51

21350

-7.62

# 高中

23603

1.17

7937

-2.8

7210

9.13

初中(含职业初中)

46359

0.53

16018

-0.86

14140

-5.15

普通小学

88944

-4.35

13037

-9.17

16509

-0.33

全年实施国家和省各类科技计划项目 36 项,申报专利 250 件。全市万人专利授权数 0.64 件。

九、文化、体育和卫生

年末共有文化馆 6 个、博物馆 7 个、公共图书馆 6 个、文管所 3 个。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 90% ;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 97% ,比上年提高 2 个百分点。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得到加强,全年新建村文化室 50 个。

全年全市共举办市级综合性运动会 3 次、县(区)级综合性运动会 21 次、乡镇(办事处)级综合性运动会 96 次、行业系统综合性运动会 42 次。全市运动员在各项目比赛中获金牌 22 枚,银牌 20 枚,铜牌 19 枚。

年末全市共有政府办医疗卫生机构 123 个,其中:市和区县级综合医院 8 个、卫生监督所 6 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6 个、妇幼保健院 6 个、中医医院 3 个、精神专科医院 1 个、中心血站 1 个、医鉴办 1 个、血防站 1 个、皮防站 1 个、雪山急救中心 1 个、乡镇卫生院 58 个,计划生育服务机构 40 个。公立医院病床数 2716 张,比上年增长 0.15% ,拥有卫生技术员 2061 人;省属单位驻丽医院 1 个,床位 30 张,卫生技术人员 30 人;私立医院 8 个,床位 387 张,卫生技术人员 313 人;个体诊所 165 个,卫生技术人员 353 ; 全市共建立了 432 个村卫生室,有乡村医生和卫生员 1246 人。妇幼保健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年婴儿死亡率 10.31 ‰,孕产妇死亡率 16.67/10 万,住院分娩率 96.28% ,新法接生率达到 98.72%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深入推进,新农合覆盖农业人口 96.49 万人,参合人数 95.35 万人,参合率 98.81% 。全年共有 2350.07 万人次享受新农合减免补偿,减免补偿金 36746.23 万元,大病补充保险 补偿 9781 人次,补偿金 2010.12 万元

十、人口和人民生活

人口低速增长,人口自然增长率稳定在目标范围内,人口素质和质量进一步提高。年末全市常住人口 127.5 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 4.7 ‰。

全市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3752 元,比上年增加 2423 元,增长 10.2% 。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7183 元,比上年增加 998 元,增长 13.9%

十一、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

就业渠道进一步拓宽,就业人数持续增加,就业形势保持基本稳定。全年新增城镇就业 8300 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 6200 人,比上年增加 787 , 城镇登记失业率 3.86% ,低于 6.0% 的控制指标。

年末全市城镇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 7.95 万人,比上年增加 0.39 万人,其中:参保职工 5.96 万人,比上年增加 0.65 万人;参保离退休人员 1.99 万人,比上年增加 0.07 万人。征缴养老保险费 40681 万元,比上年增长 32.0% 。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 19.09 万人,比上年增加 0.9 万人,其中:职工参保 10.8 万人,比上年增加 0.5 万人(离退休人员 2.67 万人,比上年增加 0.04 万人)。征缴医疗保险费 37028 万元,增长 23.3% 。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 3.34 万人,比上年增加 0.25 人。征缴失业保险费 3077 万元,比上年下降 9.2% 。参加工伤保险的人数 9.6 万人,与上年持平。征缴工伤保险费 2682 万元,比上年增长 12.6% 。参加生育保险人数 8.17 万人,比上年增加 0.26 万人。征缴生育保险费 1400 万元,比上年增长 10.4% 。城乡养老保险参保人数 62.67 万人,比上年下降 2.4%

年末全市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 37263 人,全年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支出 10405.86 万元,比上年增长 16.13% ;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 145911 人,与上年持平。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支出 21705.81 万元,比上年增长 24.12% 。全年发放农村 80 岁以上老年人补助资金 1222.53 万元。年末各类社会福利单位 33 个,社会福利单位床位数 2533 张,收养各类人员 1821 人。城镇建立各种社区服务设施 506 个,其中:综合性社区服务中心 26 个。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 2.39 亿元,筹集社会福利资金 1438.11 万元,慈善部门接受社会捐赠 185.6 万元。

十二、城市建设、环境资源和安全生产

全市城镇化率 33.92% ,比上年提高 1.3 个百分点。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城市建成区面积 46.04 平方公里,比上年增长 1.88% ;城市道路长度 242.97 公里,比上年增长 6.44% ;城区绿地面积 1591.3 公顷,比上年增长 3.47% ;城区公园绿地 518 公顷,比上年增长 1.57%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 18.93 平方米,比上年增长 3.22% ;建成区绿化覆盖率 32.75% ,比上年下降 0.02 个百分点;建成区绿地率 31.31% ,比上年提高 0.15 个百分点;自来水综合生产能力 12.2 万立方米 / 日;用水普及率 98.17% ;燃气普及率 86.51%

深入实施七彩云南丽江保护行动、滇西北生物多样性保护、森林丽江建设。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取得新进展,国家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全年完成低产林改造 18.7 万亩、人工造林 56.31 万亩、封山育林 20.26 万亩。全市森林覆盖率 66.15% 。全年环保投资 34625.26 万元,工业废水排放量 542.2 万吨,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 118 万吨,二氧化硫排放总量 0.71 万吨,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 0.6 万吨。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 91.76% ,比上年提高 0.32 个百分点。城镇垃圾处理率 93.64% ,比上年下降 3.9 个百分点。万元 GDP 能耗下降 5.62%

全年全市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 19 起,比上年减少 2 起,下降 10.0% 。安全生产事故死亡 25 人,比上年减少 1 人,下降 4.0% 。其中:工矿商贸发生 2 起,死亡 2 人;道路交通事故 16 起,下降 6.0% ,死亡人数 21 人,与上年持平。全年亿元 GDP 安全生产事故死亡人数为 0.1 人,比上年下降 9.09%

注: 1 、本公报数据为年快报数,正式年报统计数据以《 2014 年丽江统计年鉴》为准,对比数为上年年报数。

2 、公报中,地区生产总值及三次产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农业总产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 、本公报指标数据除市 统计局数据外,其余由 财政局, 公安局, 人社局, 市住 建局, 商务局, 旅游局,市招商局, 交运局, 环保局, 林业局, 教育局, 科技局, 文广局, 体育局, 卫生局, 民政局,市安监局,中国人民银行丽江中心支行,国家统计局丽江调查队,丽江机场, 邮政局,市电信公司, 移动公司, 联通公司,市保险行业协会等单位和部门提供。

文档附件:


地址:昆明市穿金路193号至195号

电话:0871-65108420

主办单位:云南省统计局

网站地图

政府网站标识码:5300000026

滇ICP备18010677号-2

滇公网安备530103020008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