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前三季度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来源:
访问量:2892
发布时间:2007/11/27 0:00:00

一、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农村经济形势总体良好。随着全市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在努力克服了自然灾害和猪蓝耳病疫情的困难下,全市农村经济仍保持了较好的发展势头。全市实现农业增加值 335404万元,增长8.3%,增速位居全省第4位。全市农村经济呈现以下特点:一是种植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粮食播种面积有所下降,经济作物进一步扩大。2007年,全市农作物播种面积502.9万亩,同比增加7.8万亩,增1.58%,其中:粮食作物323.7万亩,同比减少3.8万亩,减1.16%;油料作物29.5万亩,同比增加0.2万亩,增0.57%;甘蔗63.8万亩,同比增加7.2万亩,增12.7%;烟叶35.7万亩,同比增加1.9万亩,增5.56%;其中烤烟29.2万亩,同比增加1.7万亩,增6.34%;药材2.5万亩,同比增加1.6万亩,增长1.8倍;蔬菜瓜果31.7万亩,同比增加0.9万亩,增1.2%。二是农作物有望全面丰收,由于今年的气候较为适宜大春生长,加上市委、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及各级人民群众积极防灾抗灾,预计2007年全市粮食总产可达100万吨,增长2.8万吨,增长2.9%;油料总产359万公斤,增长79万公斤,增长2.2%;甘蔗预计产量240万吨,增29万吨,增长12%。三是畜牧业生产态势较好,今年6月份以来全市局部地方相继发生了猪蓝耳病疫情,给保山市的畜牧业发展带来了一定影响,但牛羊家禽生产较好,肉类产量、出栏数、产值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同时受全国生猪肉价格上涨的影响,生猪需求量供不应求,保山生猪外销量比上年同期大幅增加,1-3季度,全市肉猪出栏134.78万头,同比增长12.2%;肉牛出栏7.58万头,同比增长14.5%;肉羊出栏13.78万头,同比增长16.4%;肉用家禽出栏449.95万只,同比增长24.8%;肉类总产量13.1万吨,同比增长14.3%,实现畜牧业产值152923万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12.8%。

二、工业生产持续发展,效益有待提升。 1-3季度,全市实现工业总产值622815万元,按可比口径计算,同比增长30.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19766万元,同比增长23.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50031万元,增长21%,增速位居全省第8位。工业生产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主导行业生产较好,1-3季度,制糖工业完成产值90292万元,同比增长28.9%;电力生产和供应完成产值84852万元,同比增长42.2%;非金属矿物制品完成产值43870万元,同比增长34.1%;有色金属采选业完成产值34209万元,同比增长26.8%;黑色金属冶炼有压延加工业完成产值13940万元,同比增长30.2%;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工业完成产值102127万元,增长27.5%;农副产品加工完成产值89726万元,增长 26.2%;精制茶加工完成产值41376万元,同比增长40.7%。二是产品产量大部分实现增长,1-3季度,发电量170784万千瓦小时,增长45.9%;成品糖274035吨,增长47.1%;咖啡3534吨,增长61.7%;香料烟4303吨,增长4.9%;中成药1359吨,增长18.1%;水泥583101吨,增长16%;金属硅31149吨,增长69.4%;原煤337696吨,下降6.7%;铁矿石原矿量763098吨,增长9.9%;精制茶4683吨,下降41.5%;啤酒30543吨,下降9%。三是工业经济效益不高,1-8月,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总额26601万元,同比下降14.6%,利税总额54110万元,同比增长6.9%;全市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62.22点,比去年同期下降18.2点。

三、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增长,重点继建项目建设进展顺利。 1-3季度,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59457万元,同比增长30%。城镇固定资产投资612320万元,同比增长30.3%,增速位居全省第9位。其中城镇项目投资完成投资587421万元,增长30.2%;房地产投资完成53457万元,增长47.3%。2007年全市实施市级“百项”(续建、新开工项目各50项),项目总投资3566477万元,年度投资计划924411万元,1-3季度,完成投资447918万元,其中续建项目共50项,总投资1522673万元,年度投资计划529427万元,1-3季度,完成投资401812.6万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75.9%。新开工项目共50项,总投资2043804万元,年度投资计划394984万元,1-3季度,完成投资46105.4万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11.7%。

四、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加,职工工资稳步增长,消费市场繁荣活跃,物价上涨。 1-3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361元,同比增长14.09%。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215元,同比增长28%;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1846元,增长17.6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完成311628万元,同比增长16.5%,增速位居全省第8位。其中市县完成207323万元,同比增长15.8%;市县以下完成104305万元,同比增长18%。物价上涨,1-3季度,居民消费物价总水平同比上涨6.1%。

五、财政收入稳步增长,金融运行平稳。 1-3季度,全市实现财政总收入140575万元,同比增收25098万元,增长21.7%。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72549万元,同比增收14303万元,增长24.6%,增速位居全省第13位。全市地方一般预算支出完成188205万元,同比增支34796万元,增长22.7%。全市财政预算执行的基本特点:一是财政收入执行进度保持平稳,月度波动不大,增长速度均保持在16%以;二是工业税收贡献突出,工业税收对财政收入贡献率为32%;三是营业税、增值税,烟叶税等主要税种支撑有力,占全部一般预算增收总额的60.1%。9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68.8亿元,比年初增长16.78%;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31.25亿元,比年初增长10.95%;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01.56亿元,比年初增长11.05%。金融运行的特点:一是受经济较活,人民收入增加的影响,金融机构各项存款较快增长,资金来源较快;二是受国家金融宏观调控的影响,金融机构各项贷款增速有所回落,结构进一步优化。主要表现在中长期基本建设贷款快速增长,9月未,中长期贷款比年初增长20.68%;新增基本建设贷款7.4亿元,比年初增长35.58%;“三农”信贷支持力度加大,9月未,农业贷款余额同比增加7.88亿元,比年初增长43.7%,同比多增10.32亿元。

六、招商引资实现新突破,对外贸易稳步增长。 1-3季度,全市招商引资创历史最好成绩,首次突破20亿元大关,提前完成省市考核任务,1-3季度,全市实施招商引资项目145个,引进实际到位国内资金23.12亿元;其中:省外到位资金9.98亿元,同比增长60.71%;市外省内到位资金10.18亿元,同比增长90.99%;市内配套到位资金2.95亿元。外资到位资金647万美元,同比增长64.21%。1-3季度,完成外贸出口8532万美元,增长17.9%,其中:进口1992万美元,增长2.5%;出口6540万元美元,增长23.5%。
文档附件:


地址:昆明市穿金路193号至195号

电话:0871-65108420

主办单位:云南省统计局

网站地图

政府网站标识码:5300000026

滇ICP备18010677号-2

滇公网安备530103020008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