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云南经济发展亮点纷呈开新局

来源:
访问量:4987
发布时间:2012/2/3 0:00:00

2011 年,在国内处复杂多变的严峻形势下,全省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各项宏观调控政策,积极推进“两强一堡”发展战略,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落脚点,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突破口,在强产业、快发展,调结构、上水平,转方式、增动力,惠民生、促和谐上狠下功夫,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了云南“十二五”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的良好开局。

一、 2011 年云南国民经济持续向好成效显著

2011 年云南经济运行持续向好,全省农业积极应对干旱挑战,工业经济效益显著改善,投资快速增长,居民消费市场活跃,财政收支良好,金融信贷平稳运行,就业稳定增长,人民生活改善,国民经济运行呈现持续向好的发展态势,主要体现在“六快,四稳、二控”,亮点纷呈,形势喜人。

——六个较快增长:生产总值较快增长。 2011 年,全省生产总值( GDP )实现 8750.95 亿元,比上年增长 13.7% 。工业生产较快增长,企业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完成增加值 2753.64 亿元,增长 18% ;实现利润 523.55 亿元,增长 24.5% 。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增速继续创今年新高。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 7109.7 亿元,增长 27.4% 。消费市场较快增长,扩内需成效明显。全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3000.14 亿元,增长 20.0% 。财政收支较快增长,财政运行总体良好。全省一般预算收入完成 1110.83 亿元,增长 27.5% ;一般预算支出完成 2929.59 亿元,增长 28.2% 。旅游业总收入较快增长。全省实现旅游业总收入 1300.29 亿元,增长 29.1%

——四个平稳增长:农业实现平稳增长。全年粮食总产 1755.6 万吨,增长 6.4% ,实现了自 2003 年以来的连续第 9 年增产。存贷款平稳增长。 12 月末,全省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同比增长 14.5% ,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同比增长 14.6% ,比年初增加 1547.72 亿元。对外贸易平稳增长。全省外贸进出口总额完成 160.5 亿美元,增长 19.6% 。职工工资平稳增长。全省职工平均工资达 3.53 万元,增长 17.0%

——两个基本控制: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得到基本控制。 2011 年,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CPI )累计上涨 4.9% ,低于全国 0.5 个百分点,在全国排最后一位。单位 GDP 能耗得到基本控制。 2011 年全省单位 GDP 能耗下降 3.22% ,较第三季度下降 0.2 个百分点,全省单位 GDP 能耗降幅逐季增大,反映出全省能源使用效率逐步提升,产业结构进一步改善,节能降耗成效明显。。

(一)国民经济增长再创新高。初步核算, 2011 年全省实现生产总值 8750.95 亿元,比上年增长 13.7% ,比全国高 4.5 个百分点,创近 30 年来云南 GDP 增长的最好水平。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 1407.81 亿元,增长 6.0% ,拉动全省 GDP 增长 0.9 个百分点,对 GDP 增长的贡献率为 6.6% ;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 3990.97 亿元,增长 18.0% ,拉动全省 GDP 增长 8.1 个百分点,对 GDP 增长的贡献率达 59.1% ,其中工业完成增加值 3205.85 亿元,增长 17.6% ,拉动 GDP 增长 6.3 个百分点,对 GDP 增长的贡献率为 46.0% ;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 3352.17 亿元,增长 11.8% ,拉动 GDP 增长 4.7 个百分点,对 GDP 增长的贡献率达 34.3% 。全省三次产业比重为 16.1 45.6 38.3 。人均 GDP 达到 18957 元,比上年增长 13.0% 。非公经济蓬勃发展,创造增加值 3680 亿元,占全省 GDP 的比重达 42.1% ,比上年提高 1.5 个百分点。

(二) 粮食喜获丰收,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2011 年,全省各级政府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继续加大粮食直补、综合直补、粮种、农机和农民购肥等政策性补贴力度,深入实施中低产田改造,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 ,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粮食生产又获丰收。全年粮食面积、单产、总产可实现“三增长”。全年粮食总产 1755.6 万吨,比上年增加 105.6 万吨,增长 6.4% ,实现了自 2003 年以来的连续第 9 年增产。

(三)工业生产较快增长,企业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2011 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 2753.64 亿元,比上年增长 18.0 %,比全国高 4.1 个百分点。全省工业生产呈现以下特点:

1 、轻工业增长继续加快,重工业增长继续放缓。 2011 年,全省轻工业累计完成增加值 1245.65 亿元,比上年增长 17.9% 。其中,全省卷烟累计产量 729.98 万箱,增长 2.1% ,一、二类烟产量分别增长 41.4% 49.3% ,一、二类烟比重同比分别上升 6.2 个和 0.4 个百分点,烟草制品业完成增加值 938.05 亿元,增长 17.5% ;烟草制品业成为拉动轻工业加快增长的主导力量。重工业累计完成增加值 1507.99 亿元,增长 18.0% ,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分别增长 12.6% 16.7% 22.1% 18.3% 20.1%

2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保持增长。 2011 年全省发电量 1555.13 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 13.9% ,其中:水电 1007.41 亿千瓦时,增长 23.8% ,受煤矿矿难多发、复产缓慢等因素影响,电煤供应紧张,火电生产 536.06 亿千瓦时,下降 1.9% 。原煤生产 9957.41 万吨,增长 2.0% ;钢材生产 1351.85 万吨,增长 11.3% ;十种有色金属生产 270.79 万吨,增长 12.7% ;水泥生产 6788.88 万吨,增长 17.3%

3 、产销衔接较好,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2011 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为 96.7% ,比上年提高 0.2 个百分点。其中:轻工业产品销售率为 96.3% ,提高 1 个百分点;重工业产品销售率为 96.8% ,下降 0.2 个百分点。

2011 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 318.89 ,较上年提高 30.2 个百分点,从经济效益综合指数的构成结构看,总资产贡献率、资产保值增值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全员劳动生产率、产品销售率等七项指标都实现了增长。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 7507.77 亿元,比上年增长 21.4% ;实现利税 1525.03 亿元,增长 22.3% ;实现利润 523.55 亿元,增长 24.5%

(四)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总量跃上 7000 亿元新台阶。 2011 年,全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 7109.7 亿元,比上年增长 27.4% ,比上年提高 5.3 个百分点,跃上 7000 亿元新台阶,比上年净增 1581 亿元,超额完成了省政府年初确定的新增 1100 亿元的目标,呈现出平稳较快增长的态势,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凸显。

1 、三次产业投资全面增长。第一产业投资 282.16 亿元,比上年增长 24.9% ;第二产业投资 2222.24 亿元,比上年增长 25.3% ;第三产业投资 4605.3 亿元,增长 30.5% ;全省固定资产增长活力有所增强。

2 、重点行业投资支撑作用显著。 2011 年,全省非电工业投资 1416.72 亿元,比上年增长 34.8% ;电力投资 796.8 亿元,比上年增长 11.4% ;公路运输业投资 620.03 亿元,铁路运输业投资 114.31 亿元,航空运输业投资 67.41 亿元,水利业投资 201.21 亿元,教育投资 157.26 亿元。八大重点行业投资占全省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 65.4% ,为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平稳较快增长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

3 、房地产开发投资较快增长。 2011 年,全省房地产开发投资 1272.72 亿元,比上年增长 41.3% ;比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幅高 13.9 个百分点,占全省投资的比重由上年的 16.3% 上升至 17.9% ,对投资增长的贡献率为 23.5% ,拉动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6.5 个百分点。全省商品房屋施工面积 10597.88 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 20.6% ;竣工面积 1450.76 万平方米,下降 5.5% 全省商品房销售面积 3107.12 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 5.0% ;商品房屋销售额 1133.61 亿元,增长 21.3%

(五)消费市场较快增长,扩内需成效明显。 2011 年,全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3000.14 亿元,比上年增长 20.0% ,比全国高 2.9 个百分点。

1. 城镇市场消费仍居主导地位。 2011 年,全省城镇实现消费品零售额 2407.21 亿元,比上年增长 20.8% ,占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 80.2% ;农村实现消费品零售额 592.93 亿元,比上年增长 16.9%

2. 批发和住宿业增长快。 2011 年,全省批发业零售额 241.74 亿元,比上年增长 35.9% ,住宿业营业额 32.67 亿元,增长 26.3% ,批发和住宿业分别比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高 15.9 个和 6.3 个百分点。

3. 消费热点商品持续旺销。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大类商品零售中,粮油、食品类比上年增长 35.9% ,其中:粮油类增长 36.5% ,肉禽蛋类增长 42.9% ,反映出全省粮油、猪肉价格快速上涨拉动影响明显。金银珠宝类增长 49.4% ,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 16.7% ,通讯器材类增长 26.0% ,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 61.3% ,家具类增长 32.5% ,石油及制品类增长 54.2% ,汽车类增长 12.7%

4. 旅游产业蓬勃发展。 2011 年,全省共接待国内旅游者达 16331.78 万人次,海外旅游者达 395.38 万人次,全省实现旅游总收入 1300.29 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 18.0 %、 20.1% 29.1 %。

(六)财政收支较快增长,财政运行总体良好。 2011 年,全省财政总收入累计完成 2258.2 亿元,比上年增长 24.8% 。全省一般预算收入完成 1110.83 亿元,比上年增长 27.5% ,完成年初预算的 110.9% 。其中,增值税完成 136.64 亿元,增长 21.2% ;营业税完成 277.71 亿元,增长 17.0% ;企业所得税 110.4 亿元,增长 34.2%

全省一般预算支出 2929.59 亿元,比上年增支 643.87 亿元,增长 28.2% ,预算执行完成年初预算的 113.4% 。其中:农林水事务支出 409.27 亿元,增长 25.1% ;教育支出 483.02 亿元,增长 28.9%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 282.65 亿元,增长 14.7% ;交通运输支出 275.84 亿元,增长 97.2%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 386.2 亿元,增长 26.8% ,医疗卫生支出 236.86 亿元,增长 28.9% ,住房保障支出 151.61 亿元,增长 35.2% ,社会民生进一步得到改善。

(七)金融运行平稳,各项贷款平稳增长。 2011 12 月末,全省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为 15356.86 亿元,比上年增长 14.5% ;比年初增加 1948.06 亿元。其中单位存款余额 6679.65 亿元,比年初增加 959.32 亿元;储蓄存款余额 6654.87 亿元,比年初增加 951.4 亿元。 12 月末,全省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 12114.59 亿元,比上年增长 14.6% ;新增贷款比年初增加 1547.72 亿元,比上年少增 241.43 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 8877.45 亿元,比年初增加 1153.63 亿元,其中个人中长期消费贷款余额 1459.88 亿元,比年初增加 237.79 亿元;短期贷款余额 3048.42 亿元,比年初增加 377.33 亿元。在信贷政策不断收紧的大背景下,全省金融运行保持平稳发展的较好态势。

(八)对外贸易平稳增长,出口结构进一步改善。 2011 年,全省进出口总额为 160.5 亿美元,比上年增长 19.6% ,增速比全国低 2.9 个百分点;其中,出口完成 94.7 亿美元,增长 24.6% ,比全国高 4.3 个百分点;进口完成 65.8 亿美元,增长 13.2% ,比全国低 16 个百分点。

全省机电产品出口完成 20.28 亿美元,比上年增长 17.6% ;农产品出口完成 17.57 亿美元,增长 34.9% ;磷化工出口 14.94 亿美元,增长 30.2% 。全省金属矿砂进口 26.52 亿美元,增长 3.7% ;农产品进口 10.82 亿美元,增长 24.8% ;机电产品进口 7.99 亿美元,下降 5.4%

(九)就业稳定增长,民生不断改善。 2011 年全省城镇新增就业 27.6 万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 132 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 4.05% 。初步预计, 2011 年全省职工平均工资 3.53 万元,比上年增长 17.0% ,其中:国有单位平均工资 4.01 万元,增长 16.8% 。全省就业和职工收入保持平稳增长态势。

(十)加快淘汰落后产能,节能降耗取得实效。 2011 年,全省通过淘汰落后产能、推进节能技改等措施,能源加工转换效率小幅提升。按当量值计算,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转换效率为 71% ,比上年提升了 1 个百分点,直接节能量达 62.13 万吨标准煤。全省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量为 5463.18 万吨标准煤(等价热值),增长 10.5% 。全省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为 1.984 吨标准煤 / 万元(现价),下降 6.6% (按可比价计算)。在全省规模以上工业重点耗能企业列入考核的 64 种单位产品能耗中,比上年下降的有 42 种,下降面达 65.6% 。全年单位生产总值( GDP )能耗下降 3.22% ,完成年初制定的节能减排约束目标。

二、对 2012 年云南经济形势的初步判断与展望

受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进一步深化、欧美国家主权信用评级下调等因素的影响, 2012 年世界经济复苏遭遇新的挑战。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增多,全球贸易环境恶化,经济下行趋势延续。在对中国今明两年经济增长的判断中,世界银行预测中国经济今明两年的增速分别为 8.4% 8.3%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则预测今明两年分别增长 8.2% 8.8% ,比上次预测值分别下调了 0.8 个和 0.7 个百分点。但也要看到有利的一面 , 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催生新的科技革命,世界可能进入创新集聚爆发和新兴产业加速成长时期,绿色发展成为一大趋势。不少发达国家已出台“绿色新政”,制定未来发展战略,大幅增加研发投入,支持新能源、生物医药、信息网络等领域创新发展。全球范围内,绿色经济、低碳技术等正在兴起,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竞争日趋激烈。在这样的背景下,只要我们把握趋势、应对得当,就可能抢占先机、赢得优势,推动实现跨越式发展。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 2012 年全国经济工作要突出把握好“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稳”就是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基本稳定,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保持社会大局稳定。“进”就是要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新进展,在深化改革开放上取得新突破,在改善民生上取得新成效。总的来看,当前我国经济正由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长有序转变,转方式,调结构已取得初步成效,经济与社会发展趋于协调,一些突出矛盾正在逐步缓解,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虽然经济增速略为放缓,但在很大程度上是主动调控的结果,处在合理水平,没有超出预期,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仍然强劲; 2012 年中央要召开十八大,各级政府相继换届,对经济发展的关注度增强,投资力度和刺激经济发展的举措会进一步加大,总体对经济发展的推动力会增强,有利于宏观经济政策的适度宽松。给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稳定的环境和潜在的空间。

云南省第九次党代会明确提出,今后 5 年要在新的起点上推动云南经济发展跃上新台阶,实现“四个翻番”;人民生活水平实现新提升,完成 “两个倍增”的目标,推动云南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加快建设我国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云南发展已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 , 面临着难得的重大历史机遇, 2012 年云南经济仍有望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态势,云南 GDP 总量将突破万亿元大关,加入“全国万亿 GDP 俱乐部”。一是桥头堡建设必将掀起新一轮加快发展的热潮,有力地发展壮大云南特色优势产业,促进群众增收和财政增长,为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增添新的动力;二是中央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为我省注入了新活力。中央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明确提出要加快“培育滇中经济区”、“全力实施滇西边境山区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开发攻坚”、“积极建设瑞丽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等,必将有力地促进我省边境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三是云南多年积蓄的发展潜力开始逐步释放。“十一五”以来,我省举全省之力建设了一大批重要基础设施项目、重点民生工程和产业发展等重大项目将在今明两年建成投产。如糯扎渡、阿海水电站与威信火电厂计划 2012 年首批机组投产发电,将改善全省能源保障能力。四是实施“产业强省战略”将加速壮大云南的综合经济实力。省第九次党代会提出必须把调整经济结构、推动产业大发展作为跨越发展的重要支撑,今后 5 年将实施工业跨越发展计划,确保工业增加值、销售收入、利税三年倍增;强化产业保障,实施特色产业发展及财源建设行动计划,鼓励和调动更多的资金投向产业,力争产业投资比重达到 50% 以上,民间投资比重达到 60% 以上,将为云南跨越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加快云南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的建议

第一,树信心,转方式,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云南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在进入“十二五”加快发展的新时期,首先要转变以“唯 GDP ”增长论成败的传统发展观,牢固树立以创造就业增长和提高经济发展质量为首要发展目标,促进全省由数量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向质量效益型经济发展模式转变;其次树立“以人为本”新理念,统筹好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环境,资源与环境发展三大重大关系,把云南从落后的思想观念、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中解放出来,从更高层面和更高境界来坚定推进全省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的信心。

第二,抓机遇,促翻番,加快云南跨越发展。当前务必牢牢抓住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把云南建设成为中国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国家战略布局的重大机遇。要以大胆改革的智慧和义无反顾的勇气,举全省之力,真抓实干,扎扎实实抓好各项发展战略目标任务的落实到位,努力实现省第九次党代会提出的“四翻番,两倍增”的未来发展蓝图,开创建设开放富裕和谐幸福的新云南!

第三,增投资,强产业,发展壮大云南综合经济实力。从宏观层面调整优化三次产业结构,一是调快调优第一产业,以推进农业产业化为主线,努力加快现代农业发展;以茶叶、蔗糖、花卉、橡胶、核桃、咖啡、木本油料等特色优势产业为重点,加快传统农业向加工型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向集约型转变。二是调快调强第二产业,打造新型工业化产业和现代建筑业两大支柱产业。加快工业结构调整,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烟草、矿业等传统优势产业的结构升级业;积极推进实施“央企入滇”战略,提升云南工业产业链和价值链,做大做强全省工业支柱产业,加快组建和培育一批全省建筑业企业集团,提升市场竞争力;三是着力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具有我省优势和特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大生物产业、光电子、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先进装备制造等产业的发展步伐,做好各类园区规划与建设,着力打造新兴产业基地。四是调快调特第三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文化产业,做强旅游业,打造云南绿色经济和民族文化强省的核心竞争力,全面提高云南经济社会发展质量。五是大力扶持非公经济发展,开放民间投资领域,为中小企业和小微企业,营造宽松有利的政策和市场空间环境,通过做强、做大实体经济,积极发展壮大实体经济力量,创造就业岗位和就业机会,提振全省经济发展的活力,不断壮大经济发展的综合实力。六是做大做强重点产业,重点产业投资占全省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将达到 50% 以上,比“十一五”时期提高 15 个百分点。

第四,重民生,推进云南和谐发展。一是要加大政府公共财政对民生的支持力度,重点向教育和医疗保健领域、社会保障和就业领域的投入。要继续实施好“兴边富民”计划,集中财力改善广大山区农村和贫困地区,以及少数民族边疆地方教育投入,优化教育资源,提高农村人口文化教育素质;二是要加快解决重大民生关切和利益诉求。切实缓解城乡居民“看病难、看病贵,住房难”的现实困难,加快建立健全全省城乡居民基本教育、医疗保障和住房保障三大体系建设;当前各级政府要重点做好全省 60 万套保障房的建设,既为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难”提供现实手段,也为政府部门调控房地产楼市价格提供有效的干预手段,从而促进全省房地产市场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第五,调结构,上水平,构建多元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按照“调优一产、调强二产、调快三产”的思路,走云南特色优势产业发展道路,着力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构建多元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丰厚度,实现经济发展量的扩张和质的提升。加快形成一批新兴产业集群,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选择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六个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加快交通运输、邮政通信、商贸流通、餐饮住宿等传统服务业发展的同时,加快促进文化、房地产、金融保险、现代物流、商务服务、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科技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发展,积极推进桥头堡建设,

第六,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推进“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积极推进县域经济大发展带动全省跨越发展;要打好脱贫攻坚战,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以统筹规划,加大投入,分类指导,分类施策,连片开发,硬化措施为支撑,以加快边远、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脱贫发展为突破口,深入实施新一轮兴边富民工程,建立健全生态保护和资源开发补偿机制,明显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促进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让全省改革成果更多地惠及民生的发展,构建社会和谐文明发展环境,不断提升人民生活的幸福感。




文档附件:


地址:昆明市穿金路193号至195号

电话:0871-65108420

主办单位:云南省统计局

网站地图

政府网站标识码:5300000026

滇ICP备18010677号-2

滇公网安备530103020008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