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和财政收入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经济实力的两个重要指标,前者反映经济实力,后者反映财政实力,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一方面,经济增长的规模、速度、质量决定着财政收入的总量、增幅与结构;另一方面,财政收入的增加提高了政府参与经济社会再生产和资源分配的程度,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
一、GDP与财政收入的关系分析
(一)GDP、财政收入总量与速度
从总量看,2005-2014年,昆明市GDP取得了量与质的飞跃,分别于2005年突破1000亿,2010年突破2000亿,2012年突破3000亿,2014年达到了3712.99亿元。9年间净增量达2633亿元,年均增加293亿元。相应的,GDP的稳步增长带动了财政收入总量的持续扩大。昆明市财政总收入从2005年的220.90亿元增长到2014年的942.65亿元,净增量达721.75亿元,年均增加80.2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从2005年的90.67亿元增长到2014年的477.97亿元,净增量达387.3亿元,年均增加43亿元。
从增速看,2005-2013年,昆明市GDP连续9年保持两位数高速增长,其中2010、2011和2012年增速更达到或超过了14%。虽然2014年回落至8.1%,但年平均增速依然达到了12.5%。相应的,2005-2013年,我市财政总收入和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均保持了两位数高速增长,且均高于同期GDP增速,年平均增速分别达到了17.9%、21.4%。财政总收入增速2007年达到了25.9%的最高值,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速2008年达到了31.5%的最高值。财政总收入增速2006、2007、2008和2011年超过了20%;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速2005、2007、2008、2010和2011年超过了20%。虽然2014年财政总收入、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速分别大幅回落至5.1%、6.0%,为10年来首次低于GDP增速。但总体上看,随着GDP的持续增长,我市财政总收入、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规模也在随之扩大。
横向对比看,与全国27个省会城市比较,2014年我市GDP总量居第16位,增速居第21位;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居第13位,增速居第23位。GDP和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绝对数排位均处于中间位置,但增速较为靠后,发展后劲略显不足。与发达地区相比,上海2014年GDP为23560.94亿元,同比增长7.0%;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为4585.55亿元,同比增长11.6%。虽然我市GDP增速略高于上海1个百分点,但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速却低于上海5.6个百分点。与周边省会城市比,我市GDP总量比贵阳(2492.27亿元)高1220.72亿元、比南宁(3148.30亿元)高564.69亿元、比成都(10056.60亿元)少6343.61亿元,仅为成都的36.9%;GDP增速分别比贵阳、南宁、成都低5.8、0.4、0.8个百分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比贵阳(331.6亿元)高146.37亿元、比南宁(274.85亿元)高203.12亿元、比成都(1025.2亿元)少547.23亿元,仅为成都的46.6%;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速分别比贵阳、南宁、成都低13.6、1.3、8.1个百分点。可见,我市GDP和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体量不大,增速不高的问题依然比较突出。
(二)财政收入占GDP比重
财政收入占GDP 比重称财政依存度,它反映政府调控经济运行和影响社会资源配置的能力,反映一段时期内生产经营活动所形成的总价值中属于国家财政所占的比例,是从静态上折射财政收入与GDP的关系。财政依存度过高会影响集体、企业和劳动者个人在初次分配中的所得,挫伤其积极性;反之,又会影响国家财政再分配的保障能力,制约国家重点建设和社会公共事业的发展,削弱财政对宏观经济运行和资源配置的调控能力。因此,在一定时期内,财政依存度需要保持在一个适度的范围,下限是能够满足国家行政职能基本需要,上限是保证社会经济发展具有连续性和社会简单再生产得以正常运行。
2005-2014年,从财政总收入口径看,我市财政依存度自2005年以来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虽然在2011年达到27.93%的最高值后出现小幅回落,但都处于20%以上的水平;从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口径看,我市财政依存度除2014年较2013年略有下降外,其余年度均保持上升态势,且2010年以后基本稳定在12%以上,2013年达到了13.2%的最高值。我市财政依存度逐年提高表明生产经营活动所形成的可供全社会分配的总价值中政府分配所占的比例在提升,财政的逐年增收使政府对宏观经济运行和资源配置优化的调控能力得到增强,提高了经济运行的质量。同时GDP的持续增长又相应带来了财政的逐年增收,GDP增长和财政收入增长产生了联动效应。
从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口径看,与全国27个省会城市比较,2014年我市财政依存度为12.87%,居第5位,排位较为靠前,前4位均为西部城市,分别是拉萨(18.65%)、西宁(15.61%)、乌鲁木齐(13.57%)、贵阳(13.31%)。2010-2014年间,全国财政依存度在20%-22%之间波动;云南省财政依存度在12%-14%之间波动;上海市财政依存度在16%-20%之间波动;昆明市财政依存度在12%-13.2%之间波动。和周边省会城市比,我市财政依存度比贵阳(13.31%)低0.44个百分点、比南宁(8.73%)高4.14个百分点、比成都(10.19%)高2.68个百分点。可见,虽然我市财政依存度逐年上升,在省会城市中处于较为靠前的位置,但总体仍低于全国水平,和全省水平大致持平,同上海市比较还存在较大差距。
(三)财政收入弹性系数
财政收入弹性系数是指财政收入增速和GDP增速的比值。财政收入弹性系数反映国内生产总值变动对财政收入变动的影响,即GDP每增减1个百分点,财政收入增幅随之变动的情况。若财政收入弹性系数大于1,表明财政收入增速超过GDP增速,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将提高;反之,若财政收入弹性系数小于1,表明财政收入虽然增长,但低于GDP增速,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将下降。
由于GDP增速是按可比价计算,财政收入增速是按现价计算,为排除物价因素的影响,在计算财政收入弹性系数时统一使用现价增速。2006-2014年,从财政总收入口径看,我市财政收入弹性系数仅2012、2013和2014年小于1,其余年份在1之上,总体在0.5-1.9的区间内波动;从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口径看,我市财政收入弹性系数在0.6-2.2的区间内波动,除2012、2014年小于1以外,其余年份均大于1,2008年达到了2.153的最大值。可见,我市GDP增长对财政增收的促进效应较强,GDP总量这一块“蛋糕”的不断做大在政府财政收入上体现了较好的分配效应。
从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口径看,与全国27个省会城市比较,我市2014年财政收入弹性系数为0.688,居第25位,排位较为靠后,前三位分别是兰州市(2.912)、乌鲁木齐市(2.793)、石家庄市(2.672)。2014年全国财政收入弹性系数为0.830,全省为0.581。与上海市相比,虽然大部分年度我市财政收入弹性系数高于上海市,但2011、2012和2014年则低于上海市。和临近省会城市相比,我市财政收入弹性系数比贵阳(1.005)低0.317、比南宁(0.594)高0.094、比成都(1.355)低0.667。可见,我市财政收入弹性系数虽然略高于全省水平,但低于全国水平和绝大多数省会城市水平。
二、财政收入与GDP的实证分析
为了分析昆明市财政收入与 GDP 的相关性,运用Eviews统计分析软件,对昆明市2005年到2014年财政收入和 GDP 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
首先以 GDP为自变量(用GDP表示),财政总收入为因变量(用TFR表示),得到线性回归模型一:
TFR=0.277*GDP-44.5
再以 GDP为自变量(用GDP表示),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为因变量(用REVENUE表示),得到线性回归模型二:
REVENUE=0.152*GDP-75.7
计算结果显示,回归模型一、回归模型二的判定系数R-square分别为0.98、0.99,表明方程拟合度较高。因此,昆明市财政总收入、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与 GDP 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回归统计结果显示,每增加1个单位的GDP,可以增加0.277个单位的财政总收入,0.152个单位的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即昆明市GDP 每增加1亿元,财政总收入大约可以增加2770万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大约可以增加1520万元。可见,加快经济发展步伐,壮大总体规模,是增加财政收入的有效途径。
三、充分认识财政收入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意义
根据基本的财政经济理论,财政收入和GDP的关系本质上是反映“国”与“民”分配的格局。财政依存度过高、财政收入弹性过大会导致整个社会的政府积累太多,私人消费太少,从而影响集体、企业和劳动者在初次分配中的所得,挫伤其积极性,不利于GDP的稳定增长;反之,经济增长会由于政府投资这一强劲的拉动力不足而乏力,进而影响政府财政再分配的保障能力,制约重点建设和社会公共事业的发展。正如前面所说,在一定时期内财政依存度总是存在一个适度的取值范围:下限是能够满足国家行政职能基本需要,上限是保证社会经济发展具有连续性和社会简单再生产得以正常运行。因此,从昆明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实事求是,保证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和GDP在静态和动态上的协调至关重要。从前面分析可知,虽然昆明市财政依存度逐年提高,财政收入弹性也相对较大,但财政依存度都在8%-15%这一较低区间徘徊,财政收入弹性也自2011年以来持续减小,2014年更是下滑至1以下,财政的持续增收面临一定程度的压力。而2005-2014年中国财政依存度处于15%-25%之间,美、英法、德等发达国家财政依存度更普遍在30%-40%之间。这说明昆明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总量不大,增速偏低,对GDP增长的支撑作用有待加强,还有很大的增长潜力可以且需要挖掘。首先昆明市现阶段仍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时期,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发展资金积累需要政府出资承担;其次教育、医疗、社保等基本公共服务的提供及其均等化更需要大量的财政投入,保持较快的财政收入增速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必要途径;最后昆明市要充当全省经济发展“排头兵”,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格局,建设面向南亚辐射东南亚的国际性区域中心城市需要巨大的资金“蓄水池”作为保障,而财政收入的稳步增长则是决定“蓄水池”中“储水量”的关键。因此,在当前着力促进财政增收,提高财政依存度和财政收入弹性是推动昆明市经济增长非常关键的举措。
四、促进财政收入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几点建议
昆明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占 GDP 的比重偏低,不利于政府职能的充分发挥。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还是要在保持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努力培育壮大纳税主体、切实提高征收管理水平,以促进财政收入和经济协调发展。
(一)狠抓项目建设,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项目建设是保持经济持续较快发展、提升经济总量的有效途径,是财政收入增长的基础保证。因此,要咬住项目建设不放松,要坚持“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抓大项目就是抓大发展,抓特大项目就是抓跨越发展”的理念,切实把项目建设作为发展经济的重要抓手。一是要抓好招商引资,千方百计地引进项目,特别是重大产业项目,坚持项目带动,投资拉动,增强经济发展的后劲。二是要加大项目建设力度,保障要素供应,确保重点项目该开工的尽快开工,该竣工的尽快竣工,该投产的尽快投产。
(二)调整产业结构,大力推进产业优化与升级
产业结构直接影响着财政收入的结构与规模。要通过做大、做强创税能力较强的二产、三产来提升财政收入总量,通过产业、产品结构调整,逐步降低低税率产业比重,提高高税率、高附加值产业份额,进而大力促进财政增收。一是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钢铁、有色、化工等传统特色产业,促进传统特色产业优化升级,提高产业竞争力;二是要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深加工、税收贡献率高的产业,对重点技术引进项目和新产品开发项目要加大扶持力度,培育新的经济和税收增长点;积极支持和培育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三是要加快传统商贸流通和餐饮业的改造提升步伐,整合优势资源,做大做强传统服务业;不断壮大信息服务、金融保险行业,合理引导扶持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大力发展信息咨询、科技服务等新兴服务业;四是要依托滇池生态优势,突出生态和休闲特色,丰富休闲旅游内容,壮大旅游产业;依托区位、交通优势,加快物流园区建设,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
(三)支持企业发展,提升企业纳税能力
一是要支持重点骨干企业发展壮大,在企业自身得到快速发展的同时为国家税收做出更大贡献。要积极鼓励企业加强与大集团、大企业的战略合作,着力解决企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的瓶颈制约,不断增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撑力和带动力。并鼓励企业推进自主创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通过战略合作、技术改造、品牌建设等手段,帮助企业生产上规模、技术上台阶、管理上水平,促使企业做大做强,推进产业优化升级。二是要积极扶植小微企业的发展,帮助小微企业尽快成长为规模企业。要落实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财政、金融等各项政策措施。切实拓宽融资渠道和民间投资领域;支持小微企业技术改造。提升小型微型企业创新能力;规范提升小微企业管理水平,使小微企业成为税收持续增长的源泉。
(四)强化税收征管,实现税收与经济的协调增长
一是坚持“依法证税、应征尽收”的组织收入原则。加强对各类税源的征收管理。不断提高征管水平。坚决堵塞税收漏洞。确保税收收入及时足额入库,做到“应征尽收”;加大对企审计、暗查力度,加强对重点税源、重点行业注重点企业的税收检查。实现以查促管、以查促收;二是加强对纳税人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其主动依法纳税意识。对纳税人偷税、漏税、逃税行为要严格依法制裁,减少税收流失,全力营造诚信纳税的良好社会氛围。
文档附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