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面临新冠疫情带来的影响,云南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全力抓好能源企业复工复产各项工作,市场活力动力不断增强,能源为保障经济的有效运行做出了强有力的支撑。
一、能源生产基本情况
(一)原煤生产筑牢基础。随着煤炭企业逐步复产,政策性调控成效逐步显现,省内煤炭产能释放。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生产原煤5265.63万吨,同比增长3.1%。增速与一季度持平,较上半年提高2.8个百分点。原煤优质产能持续释放,基础进一步夯实,煤矿企业户均产量明显提高,2020年达到29.25万吨,比上年增加4.61万吨,增长18.7%。其中,曲靖、昭通和红河原煤产量合计为4846.32万吨,占全省规模以上原煤产量的92.0%,较上年提高了2个百分点。
(二)焦炭生产较快回升。云南始终坚持合理有序开发煤炭资源,科学规划产业布局,对煤炭资源进行保护性开采,力争原煤全部就地加工转化,推进发展循环经济,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全年焦炭产量1093.32万吨,同比增长9.6%;增速较一季度提高9.6个百分点、较上半年提高7.2个百分点、较前三季度提高5.7个百分点。
图1 2020年焦炭产量累计增速(%)
(三)发电量持续攀升、清洁化程度较高。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发电量3451.1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9%。增速较一季度提高20.6个百分点,较上半年提高15.6个百分点,较前三季度提高6.3个百分点。分品种看,火力发电量完成409.8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0.3%;水力发电量完成2763.4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7%;风力发电量完成247.5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5%;太阳能发电量完成30.37亿千瓦时,同比下降2.8%。发电量中清洁电力(水电、风电、光伏电)3041.37亿千瓦时,比重达88.1%。
图2 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累计增速(%)
(四)原油加工量平稳运行。本年因12月检修,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原油加工量同比下降5.6%。自2017年投产以来,云南石化原油加工量连续三年均在1000万吨以上。投产至今,生产汽油、煤油、柴油、混苯、沥青等各类产品达30多种,产品销售区域覆盖云南、贵州、四川、西藏等地区,出口到老挝、缅甸等东南亚国家。
二、主要特点
(一)原煤库存情况较好,公路、铁路运煤保持增长。煤电在调峰调频、兜底保供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枯水期用电保障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年末,规模以上工业存煤725.5万吨。其中,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企业存煤253.90万吨,同比增加71.9万吨,库存周转天数43.21天,电煤供应较为充裕。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原煤流入1053.51万吨,流出579.32万吨,净流入量为474.19万吨,同比增加360.39万吨。省外煤炭的调入,作为云南煤炭消费的有力补充,对煤矿兼并重组、拓宽融资渠道、培育大型现代化煤炭企业集团、促进优质产能释放、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等政策的实施提供了保障。
(二)电力省内省外需求两旺
1.省内水电消纳情况较好。随着绿色铝硅项目的持续投产,全年全社会用电量2025.66亿千瓦时,增长11.8%。第一产业用电量18.73亿千瓦时,增长13.6%;第二产业用电量1485.82亿千瓦时,增长13.7%,其中,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22.74亿千瓦时,增长13.4%;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514.61亿千瓦时,增长38.0%。第三产业用电量252.81亿千瓦时,增长3.9%。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268.31亿千瓦时,增长9.4%。
2.外送电量降幅持续快速收窄。随着全国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省外电力需求快速增加,全年外送电量1663.78亿千瓦时,与同期持平,改变年初以下下降态势。
(三)全省发电装机规模突破1亿千瓦。云南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依靠地理优势,在国家“西部大开发”及“西电东送”,绿色硅铝项目总体布局规划等政策的支持下,发电装机新增较快,结构持续优化。
截止2020年底,全省发电装机容量约为10340.28万千瓦,较上年增加840.22万千瓦。其中,水电7556.17万千瓦,较上年增加777.20万千瓦,占全省总装机容量的73.1%;火电1510.83万千瓦,占比为14.6%;风电880.64万千瓦,占比为8.5%;光伏电392.65万千瓦,占比为3.8%。全省发电装机容量清洁能源(水电、风电,光伏电)占比85.4%,较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
图3 云南2016年—2020年发电装机容量(万千瓦)及增速(%)
(四)长时段、大规模弃水有所改变。云南作为水电大省,近年来水电产能过剩形势严峻,为解决弃水问题,云南依托绿色清洁能源优势,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切实将云南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积极培育省内用电市场,大力支持工业企业用电需求,努力延展能源产业链,科学布局清洁载能产业发展,对绿色硅铝产业重新科学布局。从2016年的弃水314亿千瓦时,到2020年全省弃水电量可控制在25亿千瓦时左右,电力供需形势发生巨大转变,电力行业将步入良性发展阶段。
(五)天然气资源供应进一步增加。全年全省缅、川天然气管道进气18.63亿立方米,较上年供气15.84亿立方米同比增量2.79亿立方米,增长17.6%。至2020年底,可新增文山、红河通管道气,建成通达11个州(市)中心城市的天然气骨干输气网络,长输管道总里程达3000千米,统筹推进省内天然气支线管网与中缅天然气管道互联互通。
三、监测中发现的问题
(一)电力供应“拐点”显现。一直以来,云南依托地域、资源优势,不断发展水电,在清洁电力快速发展的同时,利用“铝电联营”的模式,积极推进绿色硅铝项目,消纳清洁电力。但随着重点项目的持续投产,全省工业用电量将大幅增长,省内用电将由“供大于求”向“供不应求”转变。
(二)后续水电项目储备乏力。“十三五”期间全省基本完成国家大型水电基地的建设,预见“十四五”期间没有太多大型水电项目开发建设,后续水电项目储备缺乏、结构性矛盾凸显,将进一步增加“西电东送”电力供需矛盾。
四、对策和建议
(一)构建高效的电力供应保障体系。一是不断提升电力系统调节能力。健全火力发电保障体系,建立火电应急用煤保障机制,增强火电备用能力和枯期保障能力,确保汛枯交接期全省电力平稳供应;二是依托大型水电基地开发,加快特高压骨干网架建设,尽快签订“十四五”西电东送框架协议,推进落实云南新时代电力开发新格局;三是确保优先购电,通过优化水电调度、电网运行方式及时开展汛期水电应急交易,全力保电网安全和保障民生;四是充分利用大数据深入分析用户用电需求,推行智能用电,引导和激励用户主动参与系统调峰,增强电网柔性调峰能力。
(二)加强电力发展规划研究。云南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不断优化,基本形成了煤、油、气、电、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多轮驱动的能源生产体系。在白鹤滩、托巴等重大水电工程项目建设的同时,需加强不同电源之间、电源与电网之间的统筹规划与协调。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不断增加,催生了生活垃圾焚烧发电行业的快速发展,布局垃圾发电领域,不仅仅是社会责任的体现,更是因为垃圾发电市场存在着巨大的增长空间,继华能集团之后,三峡集团也开始布局垃圾发电。因此应滚动修订电力发展规划,建立完善风险预警机制,加强对电力发展规划的合理评价,进一步优化我省电力供需结构。
(三)以“一带一路”为依托深化能源国际合作。一是加大能源储备国际合作力度。发挥云南区位及基础设施建设优势,积极推动与东南亚、南亚地区在重点领域对接、以点带面开展合作,依托政府间合作平台,以编制双边能源合作规划为基础,积极探索建立能源储备国际合作机制;二是提高油气中长期合同签约履约水平。完善滇缅油气中长期合同制度,规范合同签订行为,明确监管标准,督促产运需各方按期按量履行中长期合同;三是破解油气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构建多元供气格局,补足油气基础设施建设短板,确保设施运行安全高效,油气供需基本平衡。
执笔人:省统计局能源统计处 卯睿 李文彬
文档附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