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年我国早稻产量 2627 万吨
——国家统计局农村司高级统计师黄秉信解读 2019 年早稻生产情况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全国早稻生产数据显示,全国早稻总产量 2627 万吨( 525 亿斤),比 2018 年减少 232.5 万吨( 46.5 亿斤),下降 8.1% 。 2019 年全国早稻、夏粮合计总产量 16801 万吨( 3360 亿斤),比 2018 年增加 60.6 万吨( 12.1 亿斤),增长 0.4% 。今年早稻生产的主要特点是播种面积减少、单产降低。
一方面早稻播种面积继续减少。今年早稻播种面积 4450 千公顷( 6675 万亩),比 2018 年减少 341.3 千公顷( 512.0 万亩),下降 7.1% 。由于播种面积减少导致全国早稻产量减少 203.7 万吨( 40.7 亿斤),占早稻减产总量的 87.6% 。
早稻播种面积减少的原因主要有:一是各地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适当调减低质低效早稻种植,改种优质高效单季稻或其他特色经济作物。二是由于早稻种植比较效益低,加之“双抢”劳动强度大,农村劳动力不足,部分农户选择“双季稻改单季稻”等。三是早稻播种移栽期间,湖南、江西、广东等地阴雨寡照天气影响春播进度,致使部分地区早稻播种面积减少。
另一方面早稻单产略有降低。今年早稻单产为 5902 公斤 / 公顷( 393 公斤 / 亩),比 2018 年减少 64.8 公斤 / 公顷( 4.3 公斤 / 亩),下降 1.1% 。早稻单产虽较上年有所降低,但仍属历史第二高。由于单产降低影响全国早稻产量减少 28.8 万吨( 5.8 亿斤),占早稻减产总量的 12.4% 。
单产减少的主要原因是早稻生长期间农业气象条件整体偏差。一是早稻移栽返青期间,湖南、广东等地降水偏多,日照较少,早稻个体发育较弱。二是拔节抽穗期间,早稻主产区遭遇持续降雨,不利于早稻扬花授粉,局部地区稻穗结实率降低。三是灌浆收获期间,江南及华南地区遭受连续降雨天气,部分地区早稻田块遭受不同程度洪涝灾害,不仅不利于早稻灌浆和成熟收晒,还造成品质下降。
由于早稻产量仅占全年粮食产量的 4% 左右,早稻产量减少对全年粮食产量影响有限。
(来源:国家统计局 网址:http://www.stats.gov.cn/tjsj/sjjd/201908/t20190826_1693488.html)